澳森特钢博士后工作站汇报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5-11-13 08:57

11月11日,澳森特钢组织召开王永金博士后出站成果暨孔令种博士后开题报告汇报会。会议特邀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学院副院长张朝磊、辽宁科技大学教授杨杰、辛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长陈岩组成专家评审组。澳森特钢总经理王喆、副总经理崔娟,以及技术中心、炼钢厂、轧钢二厂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会。
深入一线
实地考察发展成果

参观炼钢厂
会前,评审专家一行深入炼钢厂、特轧厂及综合智控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生产流程与智能化建设情况,并与王喆、崔娟等公司领导就先进工艺、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科研强企
博士后进出站完美衔接
会议伊始,崔娟代表公司致辞,对市人社局领导及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公司对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希望博士后工作站能持续产出高质量成果,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陈岩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澳森特钢博士后工作站在推动产学研融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希望王永金博士、孔令种博士能始终保持创新锐气,勇攀科技高峰,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发展大局。同时,他希望澳森特钢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并表示,市人社局将不断优化博士后工作环境与政策,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王永金作结题汇报
在结题评审环节,王永金博士就其研究项目《减免退火冷镦钢SWRCH35K在线软化行为及组织性能调控研究》进行了详细汇报。该课题通过精确控制轧制温度、变形量及冷却路径,在线获得了理想的易球化组织,为短流程、低成本冷镦钢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

孔令种作开题汇报
孔令种博士在开题报告《轻压下技术下连铸坯热力耦合特性研究》中提出,将采用多场耦合模拟与工艺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探究连铸坯在轻压下过程中的核心机理。通过建立热-力耦合模型、电磁场-多相凝固耦合模型,精确优化压下参数与电磁搅拌参数,最终形成“连铸-轧制”全流程质量控制闭环,以期显著提升铸坯质量与成材率。

评审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两位博士的报告后,进行了深入点评。专家组一致认为,王永金博士的结题报告研究目标明确、数据详实,研究成果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同意其通过出站考核。对孔令种博士的开题报告,专家组高度评价其前沿性和应用价值,认为研究方案系统、技术路线清晰,一致同意开题。

图为王喆
在总结发言中,王喆首先感谢辛集市政府和评审专家对澳森特钢的大力支持。他就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及企业发展提出三点看法:第一,博士后工作站是连接校企的重要桥梁,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促进技术创新,夯实企业人才基础,全面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第二,企业需紧跟“十五五”政策导向,探索产业发展新风向,动态调整发展策略,精准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第三,必须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着眼长远,确保创新价值切实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他强调,企业不仅要投资于设备和研发,更要投资于人才,希望以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汇聚、整合更多科研成果,打造优质人才队伍储备,共同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特钢企业的目标迈进。
未来,澳森特钢将充分依托博士后工作站的平台优势,深化与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在特钢的前沿研发与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深耕,着力突破关键工艺与技术瓶颈,推动工艺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稳定、性能更卓越的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升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澳森”力量。
相关新闻
自2002年创立以来,澳森特钢始终以“技术创新”与“绿色制造”为双核驱动,其发展路径与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公司通过前瞻布局智能产线与全流程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了生产运营的深度协同与数据驱动。
未来,澳森特钢将充分依托博士后工作站的平台优势,深化与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在特钢的前沿研发与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深耕,着力突破关键工艺与技术瓶颈,推动工艺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稳定、性能更卓越的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升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澳森”力量。
电气实验基地是专业化的电控技术实训平台,集成PLC控制、传动、负载及调试等核心系统,打造安全、真实、可控的沉浸式实操环境。基地突破传统“理论讲解+现场观摩”培训模式,不仅帮助员工深入理解电控原理、提升实操与复杂问题处理能力,还兼具程序离线测试与元器件性能检测功能,为生产连续性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澳森特钢编制“十五五”规划签约仪式暨《SWRH82B钢的全流程组织演变图谱》发布会成功举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河北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原一级巡视员高俊钊,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宋向党,澳森特钢董事长曹跃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李拥军,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上善院院长董瀚,冶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马文欢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节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冶金报社顾问、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王大勇主持。上善院副院长陆恒昌,河北省发改委化剩办秘书处处长黎艳,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澳森特钢总经理王喆,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陈晓莉,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发展研究处处长史慧恩等,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10月29日,武汉城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城发”)与澳森特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携手推动区域建筑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武汉城发材料公司副总经理张辉、胡永胜,澳森特钢非钢销售总监刘伟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为通过DCMM认证,澳森特钢专门组建数据管理团队,全面梳理企业数据资产,系统评估数据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制度流程,有效提升了数据的规范管理与创新应用能力,帮助企业系统化构建数据管理体系,弥补短板,规范数据工作,为企业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大脑”,确保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真实、互通、可用。它不仅是实现精准排产、降低能耗的直接工具,更是支撑企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战略基石,为智能化升级铺平道路,为后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